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 崇祯的心理变化 (第2/7页)
师。” 王承恩对此也是赞同,躬身道:“皇爷明鉴。奴婢以为,粮饷可由东江镇自行解决一半,剩下的再由朝廷和登莱筹集。” 崇祯微微颌首,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又能省下不少钱财。 断绝粮饷,全部由东江镇自己解决困难,崇祯担心东江镇因此而与朝廷更加地离心离德。但要全出,朝廷财政又很困难。 至于袁崇焕所提出的每年四百八十万两辽饷,把东江镇的也包括在内,崇祯认为达不到省钱的目的。 从四百八十万两中先拿出一百余万两作为东江镇的军饷,但只给一半,也就是五十余万,其余的可就省下了。 这是崇祯打的小算盘,所以,才没同意袁崇焕的上奏。 同时,东江军这两年的战绩,也让崇祯的心理产生了些许的变化。 袁督师“五年平辽”的大志向确实让崇祯激动兴奋了好长时间,但他也有冷静下来的时候。 如果没有东江军的屡获大捷,心理上的变化可能还会来得慢一些,晚一些。 可恰恰相反,一个是他砸锅卖铁地支持,却没有什么效果。另一个在艰难环境中,却屡次报捷,送来大量的建虏首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崇祯开始衡量投入产出是否合算,对于袁崇焕的能力也生出了怀疑。关键的是,袁崇焕要的钱太多了。 按照目前朝廷财政的状况,明后年就不得不再加派辽饷,每亩至少三厘,才能勉强支撑辽东战事。 “毛文龙再次举荐郭大靖升任副将,朕也允了。”崇祯缓缓说道:“据方正化所奏,这个郭大靖也确实是个猛将。” 王承恩没有说话,恭谨地听着。他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