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三百八十七章 工厂新模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七章 工厂新模式 (第3/7页)

所累,丢掉了性命,着实令人嗟叹不已。

    此时的孙元化应该在辽西,袁崇焕的倒台,可能会牵连到他。如果趁其落难的时候招揽,应该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只是,不知道孙元化是否愿意放弃仕途,安心地进行科学研究,做引进西学、追赶世界潮流的学者,或者称为技术型官员。

    说实话,郭大靖认为孙元化并不适合官场。特别是晚明乱世,孙元化的情商显然是硬伤。

    多尔纳罗将要离开,郭大靖也不着急马上就再聘葡人技师。

    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已经基本定型,不管是经验主义,还是照葫芦画瓢,一些骨干工匠已经能够完成目前的生产任务。

    和多尔纳罗等人交代完毕,郭大靖又在赵青山的陪同下,视察了兵工厂其它部门的生产情况,对于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很是满意。

    责任制保证了武器装备的质量,计件提成和奖励机制则使工匠们能保持工作热情。

    “主要还是生产轻火枪,重火枪还是先外购,尽快把部队全部武装起来。”郭大靖在会议室里坐下来,阅看过各项生产数据后,作出了指示。

    并不是自产的就肯定比购买的要省钱,有时候出现造不如买的情况,也并不奇怪。

    澳门炮厂干了多少年,技术和经验岂是东江镇兵工厂能比的?尽管有郭大靖的拔苗助长,在整体的技术水平和生产速度上,还是不如澳门炮厂。

    况且,除了火枪的生产制造,还有火炮和各种弹药,兵工厂的生产可是一直在全力运转。

    大量招募工匠倒是个办法,可随着土地的大量供应,很多百姓可是宁肯种地,也不愿意进厂做工。

    在兵工厂做工的薪酬,也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