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三章 财政之道 (第6/9页)
耗、地方杂派都包括进去,打包成为统一的田税,全归由县级地方,大致可以支撑县以下官府的正常运转。 “名义上归由地方,依旧是由中央调拨,以有余之县补不足之县,总额盈余,存留补欠,不挪他用,仍不足补欠的话,再视情况调拨其他税种补入。总之田税的用意,就在于养官。” 楚行这个决定,是将官府拆分成了几部分,而在他的设想里,田税就只用来养地方官和中央,将基于田地的权税体系稳定在有限范围。大乾一国将是工商之国,农事自然不能废,但却不是未来国政的核心。 田税是地方享有,中央调剂,没有彻底分开。 而发展地方,光养官可不行,所以地方还需要有自己的税种。 原本伪明时期,就有契税、市税、地方关税和籍税等补充,现在楚行将其作了大致划分,关税、籍税等阻碍商业流通的税种取消。 契税(ps,你以为穿越买房就不交税了么……)和市税等小规模工商业的税种也给地方,这部分钱不多,即便地方工商发展起来,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办大事不足,可还能办一县之事,就由县级主官和县民会去博弈该怎么用到实处。 比如养治安军,修路架桥等等。 原本楚行还考虑过地方和中央在无主土地的归属分割,可这涉及到根本的土地政策,现在还不好贸然动手,土地政策就先维持现状,后面再来调理。 “国税呢?” 众人有些心惊,田税全用来养官,那养大乾王府,养朝廷,还有养军的钱从哪里来?这可是大头! “我大乾立国,什么时候靠过田税和地方这些小税了?” 楚行微笑,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