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33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第2/3页)

盐兵。

    矿兵一事暂时先放下,免得让老爹过于敏感。

    高澄相信高欢一定会同意,首先是盐场的带来的利润,足以让他动心。

    其次便是倚重六镇鲜卑的高欢对汉军战斗力其实看不太上,只有高敖曹的部曲能让他另眼相看,其余州郡兵,也就守城的本事,真要拉出去野战,也只能当个气氛组,或者攻城时消耗守军箭矢。

    这一点其实父子俩看法是一致的,但高澄有戚继光的事迹作例子,他明白朴实且常年械斗的盐工、矿工并不是州郡兵所能比拟。

    在汉军崛起之前,汉化万分艰难,高澄设盐兵,与之后设矿兵,不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也是在为将来做准备。

    将信封封好,高澄立即命人送往晋阳,交由高欢批阅,既然父子俩约定了高欢主军,高澄主政,哪怕是设立盐兵看护盐场这种小事,高澄也会向父亲请示。

    虽然大权在手的他,嚣张越发向原主看齐,但骨子里的谨慎是改变不了的。

    信使走后,高澄又给青州刺史赵彦深写信,让他留意境内私盐场所的盐工,看看是否真如自己所想,能够得用,练就又一支强军。

    若真是因争夺盐场而勇于械斗,高澄无论如何也要在规模上与高欢斤斤计较,大不了再其余各州也设置盐场,临海的又不只有四州而已。

    招募盐工为兵,另外的一个好处,自然是削弱盐贩子们的反抗力量。

    谁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人掏出十八根扁担搞事情。

    没有家族背景,却能守住私盐利益的,哪个不是悍勇之辈。

    说来好笑,小高王对于士族门阀予取予求,全然没把他们的势力放在心上。

    而对于这些卑贱盐贩,却要深思熟虑。

    论实力、影响力、社会名望与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