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7节 (第5/7页)
学者们反复商榷后的决定,江都司田处为此更是筹备良多,而非盲目施行。 那些流民,有很多是从更南边逃难而来,基本没有种植宿麦的经验。但有一点好,他们愿意听从安排,并勤勤恳恳地对待自己分到的每一寸田地。 去岁年终时,江都接连下了几场雪,眼见大雪覆盖了麦苗,有不少农者扑到田间痛哭,认为麦苗必将就此冻死田中。 得了再三解释劝慰,他们勉强信服,一直等到积雪消融,麦苗趁着春日东风茁壮生长,农者们才真正心安。 天公作美,这是个风调雨顺的丰年。 夏日至,麦穗渐黄,农者们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头穗子,用粗糙的掌心搓了搓,再揉一揉,而后用力一吹,见得掌心中饱满的麦粒,不禁喜红了眼眶。 收成之后,他们还清了去年赊借的粮,交了税,家家户户依旧余粮颇丰,足以支撑家中大半年的吃用。 这场夏收,解决了许多百姓的燃眉之急,也让江都的粮仓充实许多,司仓处的官员无不狠松了一口气,只觉终于熬出头了。 别看他们出借百姓粮食时显得很阔绰,实则他们比谁都虚。 当初江都粮仓被徐正业挥霍了大半,加上一场洪涝,常岁宁接手时,存粮已所剩无几,出借给百姓的粮食,大多是东拼西凑来的,或是以蒋海为首的富商们捐献,或是常岁宁令人以市价购入,回首看,真是一路咬牙硬撑过来的。 如今,这一众官员们,再回想起去年刺史大人的诸多决策,只觉其中有莫大魄力。 现下各处只见江都繁茂,人才济济,上下一心,但又有几人知晓,江都当初为了支撑这些决策,究竟下了多大决心,走了多少曲折艰难的路。安置这些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