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启明(大明世祖)_第六十八章崇祯十五年的黄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崇祯十五年的黄册 (第3/4页)

让人搬来了顺天府的黄册。

    新的黄册以张居正一条鞭法为根本,以土地而非人口为中心,所以鱼鳞图册就占据了主要。

    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

    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

    这密密麻麻的图册,看上去有些幼稚,但却是朝廷统治根基,赋税徭役的基础。

    随着,黄册的失真,其实就意味着统治基础的崩落。

    “黄册中竟然没有商籍和贱籍?”

    略微看了一眼人口,朱谊汐一惊。

    民、军、匠三类,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的包涵名目繁多,有匠户(手工业)、灶户(煮盐业),甚至乐户(娱乐业)都有,但就是没商籍。

    士农工商,对商人的管控是缺失的。

    “难怪,难怪商税那么难收,不得不死磕田赋。”

    朱谊汐恍然大悟。

    朝廷底牌最多的就是田赋,对于商人,收取商税,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说朱元璋见识深,知道商人不过是士绅的白手套,造不造无所谓。

    但架不住晋商、徽商,陕商等商帮们的诞生。

    网络上谣言,说宋朝商税占据半壁江山,实际上是谬论,因为经商的都是官绅,他们怎么会心甘情愿送钱给朝廷。

    自己收自己的钱?

    宋朝的商税也难收,即使在宋神宗时,一年也不过七八百万贯,实际上与明朝差不多。

    所以,它就进行垄断,凡事赚钱的买卖,都由朝廷控制,如酒,茶,马,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