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崇祯十五年的黄册 (第4/4页)
醋等等,用国企直接捞钱,排他。. 而明朝则完全放任不管,铁、酒、醋等赚钱的行当,都由民间经营,就连完全属于朝廷的矿产,也被士绅们偷窃,矿监被赶跑。 美名其曰,藏富于民,开国那会确实有效,商业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后来倒是挖朝廷自己的墙角。 所以,明朝有晋商,徽商,陕商这样的大商帮,而国有经济繁荣的宋朝则完全诞生不了商帮。 读到后半段,朱谊汐才明白了一些。 黄册上虽然没有商户,但小商户也难逃被欺凌,被称之为铺户,交钱免不了,只是入不了朝廷口袋。 而那些大商贾们此时也不乐意了,虽然他们不用交税,但却不是编户齐民,无法参加科举。 如盐商们,应他们的要求,万历年间,设立了商籍,让他们子弟有了考科举的资格,但仍旧不属于编户行列。 所以,小民们田产地产,朝廷一清二楚,而大商贾们却不用登记财产状况,惹人觊觎。 “何其不平也。” 朱谊汐感叹连连,幸亏老子户籍平等,所有人都是民户,躲不了的。 说到这里,黄册的另一個不足也体现出来,它不纳贱籍。 这里的贱籍,不是指乐户匠户等,而是指依赖于主家,无法给朝廷提供赋税差役的人。 如奴仆,佃户等,完全人身依护。 这些人,朝廷啥也捞不到,所以不承认其是人,也不会登记造册。 而雍正取消了一切贱籍,才造就了人口大爆发。 人一直在那,只是明朝,以及清前期不承认罢了。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