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12 想什么呢?! (第4/7页)
重,士大夫阶层还是享有一定程度的人格独立。‘隐士’不但被宽容,甚至被尊崇。 而到了洪武皇帝坐了龙椅,就给出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的说法。不为君用即为罪,这也是洪武皇帝的一个特点。 其实在大明初期,老朱不太杀读书人,因为大明缺少官员。但是到了洪武中期,天下已如磐石之安,虽然还需要读书人安邦治国,不过读书人到处都是,就算是杀了也不怕没有人。 对于读书人的忌惮和压制,老朱也不再掩饰了。 朱允煐看着满朝文武,换换问道,“太上皇早年曾下旨:诸人皆许直言,为生员不许。诸位爱卿,可还记得?” 这一下不少文武百官虽然有些面面相觑,但是也都明白英示皇帝不再掩饰了,这就是要开始发难了。 洪武皇帝确实下达过旨意,很多的政事大家都可以议论,唯独就是一些读书人不允许。 这个旨意,也一度被人解读为当年初开国,大明境内很多读书人,要么选择归隐在家,要么则是选择投靠北元,做大元忠臣。 这就是报复,这就是洪武皇帝对于当初那些读书人的报复。 朱允煐面沉似水,缓缓说道,“早年太上皇教导朕,治理天下当许济世安民。只是朕也曾听太上皇所言,些许迂儒,止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古非今。以古非今,而不知道审时度势,仕林之中此风依旧如此。” 不少文臣就脸色难看了,因为英示皇帝这是毫不掩饰的在批评一些读书人了。 甚至这就不只是在批评一些读书人那么简单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