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0 好的习惯 (第4/5页)
能中进士的确实有能耐。只是要咱说,有一些人也就是那回事,知县都当不好!” “就是这个理啊!”朱允煐感慨不已的说道,“皇爷爷,一些三甲进士,那就是去当个知县了。可是咱未来的侍郎、尚书,也该去州府历练。” 朱允煐这算是打算改革一下文官的升官渠道了,他这是要开始制定一下大明朝的文官升级的体系、晋升方式了。 现如今有些趋势了,三甲进士去地方。一甲或者是二甲当中有些能耐的,多半是留在翰林院,或者是在中枢开始任职,基本上一直都是在朝堂中枢打转、稳步的慢慢提升。 朱允煐继续说道,“孙儿想着,在朝堂上的这些人,多是揽天下之事。若是不了解地方,那就只能是办些错事了。到那时重臣都是庸官,天下如何能治理的好?” 老朱很开心,骄傲无比的说道,“咱就知道咱的英儿有远见!这中枢官员,确实应该知晓治理地方之事,方能济民安邦!” 必须要让一些人接接地气,必须要让那些人去地方转转,而不只是空谈,或者是制定一些看起来比较理想主义、缺少实际cao作空间的政策。 至于说这些政策制定出来后会不会让一些文官牢sao,朱允煐自然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其实也没有多必要顾虑,想要立足朝堂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或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遇到那么一些蹉跎、挫折也是很正常,也就是历练一番嘛,也是有助于他们成长的。 折腾文官,老朱和小朱都是心安理得的。大概也是大明开国这么些年来,文官们也没少被折腾,自然也就不在乎现在多折腾一下这些人了。 最主要的还是希望有着一些真正的栋梁之才,这些人一旦历练出来了,对于大明的江山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