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0 好的习惯 (第3/5页)
和骄傲,对朱允煐说道,“咱在位,他们翻不起风浪。你在位,那些人也莫要都指望。就算咱两不在了,估摸着也得有个几十年、上百年,文臣才能真的硬气起来,那还是咱皇帝、武勋不争气。” 就是这个道理嘛,武勋集团只要还有那么一些出息,文臣就不要指望‘一手遮天’。 朱允煐这时候继续说道,“文臣是不是做大,咱现在也不关心。咱现在想的,就是文臣多多的帮着咱治理天下。” 老朱认真听着,而朱允煐则继续说道,“咱想着,这些个文臣也不能一直都是久在应天府。那些个当官的,舞文弄墨是一把好手,锦绣文章也写得好。只是这写的好文章和当好官,那就算两码事了。”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老朱自然是认可的,这件事情他也算得上是深有感触的。 现在很多进入仕途的,现如今都是通过科举,和老朱打天下时‘不问出处’还是有些区别的。 谷这些人做文章是很厉害,但是这些人当中也有不少都是从小就开始读书,寒窗苦读不问世事,自然也不了解民间疾苦,或者说是没有太多的能力。 “咱现在就怕这些,要是咱的朝堂上都是一些个只会读书、不懂世事的,那就难了。”朱允煐开口,对老朱说道,“所以咱想着,先不说六部尚书了,就算是那些个侍郎,也要为亲民官。” 所谓亲民官,这就是指直接统治人民的官,也即地方最基层的官员。这些位置品位虽卑怯事务繁剧,所有抚民、催科、听讼、劝农等项,事无巨细,均在“亲民”之职责范围之内。 老朱眼前一亮,颇为认可的说道,“这个想法好,得这般做!咱打天下的时候不养闲人,一些名声大的真做不来事。咱也开了不少科,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