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6节 (第6/6页)
过程。 顺带着还了解了一些事情的始末,让许多人对于诺贝尔奖的公信力产生了一丢丢的怀疑。 一箭很多雕…… 至于这番cao作产生了何种反弹,并不在豆豆的考虑之列。 宣传乔泽自然科学奖跟全新评审规则这一目的达到了便够了。接下来它的工作是尽可能拉更多重量级候选人进入网站的评审系统。 第一届的乔泽自然奖是最难的。 那么多人盯着,必须有些够分量的人物加入,才能展现出奖项应有的格局。 虽然说数学跟物理有乔泽镇场子,近些年大概没谁的贡献度能超越乔泽。 但这个奖就是自家人办的,乔泽当然不会参加评选的。 他的贡献分数挂在候选人网站上,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奖项打广告。 总会有人想看看他们跟乔泽贡献度的差距在哪。 这一块豆豆很鸡贼的在贡献度评分算法中使用了阶梯式的对数算法。 简单来说就是三千分是一个等级,五千分段是一个等级,万分段那就是传奇故事了。低分段很容易评出较高的分数,但贡献度每跨越一个台阶,那就是另一种难度。 就好像按照理式震级的算法,七级地震跟八级地震只差了一级,但能量相差大约32倍。如果是七级地震跟九级地震对比,那释放的能量相差约1000倍。 豆豆的算法也差不多,一旦贡献度评分超过一万分,想得一分的难度大概相当于三千分以下得一分的一千倍…… 这种贡献度算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极大满足许多候选人的虚荣心,利于丰富候选人库。 想想看吧,9999分跟乔泽的13082分差距也不过3000多分,在普通人看来这个分数差距显然不算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