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1章 叶宇心中两诗人 (第4/4页)
此而已,教官始终只是教官,只能传授杀敌的刀法绝技,却不能真的俯览全军掌控全局。 而黎大隐不惧生死以及好色本性,在此前的战争中得到了完美体现,也正充分证实了叶宇的抉择是对的。 所以在黎大隐心性不经雕琢之前,这统领大军的权利,他不能让黎大隐去挥霍! 同时叶宇选中了辛弃疾,还更深层次的一点原因。 辛弃疾出生于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也就是现今的金国腹地。 等将来在北伐大业中,有了辛弃疾这个曾在金国腹地起义的人做参谋,自然会事半功倍很多! 而对于陆游此人,叶宇虽然知其人在先,却没有打算予以重用的打算,有的时候不是当权者不怜惜诗人这等人才,而是因为这样的人才有时候品性不好! 唐朝李白一生多处求官入仕,热忱追逐名利乃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对才华横溢之人就更是应该得到认可。 但是李白的诗词之中却是极为洒脱与飘逸,以一种圣人君子般的高度视功名利禄为粪土。 这种言行不一之人,纵使被世人所追崇,但叶宇却是心生鄙夷,因为他欣赏真君子的同时,更欣赏真小人。 而陆游与当年地李白相差无几,一生多次投门拜帖以求重用,却也是处处碰壁难能如愿。 不知兵事却为北伐诸多献策,这对于后世评价他陆游增加的筹码,却不知所献之策是否可行,又是否是老生常谈! 陆游留下了诸多叙述战争的诗词,但是却不如辛弃疾一两篇阙词名扬天下。 归其根本就是不知兵事之人,只凭着文人睹物思情的感怀,写下的诗篇难以描绘出战争中的大气磅礴。r114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