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权色_第571章 叶宇心中两诗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1章 叶宇心中两诗人 (第3/4页)

千古名句,就是出自《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陈同甫,便是陈亮!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当年辛、陈在‘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而这首词就是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相对这陆游、辛弃疾二人,叶宇更欣赏地是辛弃疾,而并非才华横溢的陆游陆放翁。

    燕赵之地多侠士,自古以来便是有此美誉,辛弃疾就是一位文人中的侠士。

    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北地,却一直没有放弃抵抗,二十一岁便能聚集数千人组织大规模的起义。

    尔后在叛徒出卖失败后,又能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这等气魄已经让很认军中宿将为之汗颜!

    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是图有一身报复却难以施展。叶宇当年曾有意对其委以重任,可是自己的几起几落自身难以保全,所以此事也就暂且搁置了。

    直到三国连兵犯境,他叶宇才重掌官员调度之权,叶宇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辛弃疾。

    之所以选中辛弃疾,除了那种侠义之气很对叶宇的脾气之外,还有就是辛弃疾本身军旅起家,深谙军事部署以及调兵遣将。

    这一点是黎大隐、郭啸天等人所不具备的军事能力!

    当一个山贼土匪,黎大隐是当仁不让游刃有余。训练一支军队,黎大隐也是能够堪当大任,从当年玉屏山的一众土匪,就能看出黎大隐在训练属下是很有些能耐的。

    但也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