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悬剑传_第七百三十七章 帝国财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七章 帝国财政 (第3/4页)

廷一直采取开放的态度,商贸税的税率很低,且不是主要税种。也正因如此,大唐的商贸非常发达,万邦来朝,天下商贾八方云集,四海货物琳琅满目。

    在租庸调制的税赋入不敷出之际,为了支付军费,肃宗开始向商人征收重税。

    肃宗派遣御使郑叔清前往未遭战火的江淮、巴蜀地区,一次性向富商征收百分之二十的财富税,即率贷。

    除了江淮、巴蜀,朝廷也在天下诸道的集市和道路关卡向商贾征收贸易税,凡是一千钱以上的货物都必须缴纳。

    然而,随着战事胶着,但对商贾的临时性征税仍然无法满足庞大的军费开支,朝廷必须另想办法。

    此时,第五琦(姓‘第五’,名琦)出现在肃宗的视野里。

    第五琦陈奏道:“现在是朝廷急需用兵之时,然而军队强大战斗力源自于充足的粮饷供给,而粮饷直接同赋税挂钩,赋税多出于江淮一带,倘若能授我一职,悉数将东南的钱财化作军饷,立即支援函谷关、洛阳前线,只待陛下下令。”

    肃宗听后大喜,让第五琦担任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司虞员外郎、河南等五道支度使、司金郎中等要职。

    江淮租庸使坐镇大唐最富庶的江淮地区,任务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税源,比如吴地的盐、蜀地的麻和铜。

    由于史思明率领的叛军占领了运河枢纽,朝廷的物资无法通过运河和黄河运输。

    于是,在徐太傅的建议下,朝廷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