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2153节 瑞典东印度公司加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3节 瑞典东印度公司加入 (第2/4页)

宗的闽南话,极具迷惑性。

    他专跑上层获取情报,这是明面上的,还有暗地里的,想混进军队中、工厂里和官府中……想尽办法去获取情报。

    就算将他们捉住,他们还会继续派来,锲而不舍。

    他们尤其对于丝绸、瓷器、茶叶、白糖与朗姆酒的生产工艺感兴趣,想尽一切办法去刺探,想得到技术。

    当然,南华派往外国的情报人员更多,花费的资金不是小数目!

    杨莺儿看了卷宗,同意上面的判决:“胡玉璞是南华人,出卖国家机密,罪无可恕,绞立决!至于张氏与其他北华情报人员,一个不杀,全部流放海岛去修理地球。着各级部门加强警惕,保守国家秘密,不让外国人有可趁之机。”

    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但间谍行为在各国上演是层出不穷,只要国家存在,就会没完没了。

    ……

    有些时候,间谍行为不一定是专业人士,业余人士也会就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而发出了情报,获得的情报也不一定需要通过刺探,而是公开地得到,比如这位叫做埃里克森的瑞典船长,他前往东方展开正常的贸易,但当他返航经过法国、西班牙、英国与荷兰,最后回到瑞典时,他一路给各国发警报,大声疾呼道:“欧洲人要拿起武器,中国人迟早与欧洲人有一战!”

    17世纪中期后,世界贸易异常红火,从西方到东方的主要航路有两条,一条是进入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走红海,然后横渡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南华旭日城,此时可以载货回航,或者继续开往北华的广州或者倭国的长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