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1559节 运河之粮与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9节 运河之粮与人 (第2/4页)

史美名!

    时间还早,陈德打开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张图纸,这就是苏伊士运河的位置图!

    他记得清清楚楚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即将开挖的苏伊士运河不是首倡,开凿历史可能可追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即叫做SenusretIII,其名字正是“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长期运行后运河被荒废。

    其后,苏伊士运河被断断续续挖掘和开放,分别在公元前117年罗马时期的图拉真国王和公元640年欧麦尔·伊本·哈塔卜时期两度长时期开放。

    埃及是百战之地,来来往往的势力是城头变幻大王旗,苏伊士运河在历代势力中不断地开通堵塞,终究泯灭在西奈半岛的风砂中。

    东南军夺取埃及后,雄才大略的颜常武即着手重新开通苏伊士运河,以便将其强大的海军通过苏伊士运河,出现在地中海!

    如此海军陆军配合,必可将奥斯曼帝国和欧洲捣个稀巴烂!

    东南军虽然陆军强悍,但显然海陆军同时配合,壹加壹的效能必可胜过贰

    为了实现他的愿望,很早之前,东南国情报系统伸出触角,派出人员驻扎埃及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计算,规划出路线图!

    从地形上说,计划建造的苏伊士运河将触及3个是浅而充满水的凹洼:曼札拉湖和提姆萨赫湖和苦湖,后者虽然有大小之别却形成一片不断的水域。苏伊士运河计划穿过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地峡是由海洋沉积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时期积存的砂砾、尼罗河的冲积土和风吹来的沙等构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