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分卷阅读62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8 (第2/4页)

武艺,货卖帝王家,天下的读书人都应该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如三大学堂,言明为商人服务,简直有辱斯文,败坏圣人之教,唐毅身为文苑清流,不思报国,竟然弄一些歪门邪道,简直罪不容诛……

    这些奏疏上去之后,还没等朝廷有什么处置意见,支持唐毅的一派可就不干了。

    随着丙辰科的同窗纷纷结束观政,进入六部科道,一十三省,成为大明官僚集团的一份子。唐毅作为他们的班长,榜样,在丙辰科的号召力绝对是惊人的。

    没用发话,这些人就纷纷上书。

    比如诸大授就指出有教无类,是圣人的主张,夫子光收三千弟子,才有儒家的根基。眼下大明读书人,何止百万,州府县学满足不了需求,多办学校,乃是顺天应人之举。

    陶大临紧随其后,他提出杭州三大学堂,乃是针对市舶司培养人才,市舶司承担了为了朝廷增加税赋的重任,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以往历代的市舶司,就是因为缺少精通实务的人才,不得不把税收外包给商人处置,造成财税流逝严重,如今唐知府所作所为,乃是谋国之举,用心良苦。

    刚刚接任御史的邹应龙也上书了,他的角度和上面两位并不相同。

    邹应龙是兰州人,出身贫寒,考了十几年,才勉强考中三甲进士,相比唐毅等人,他的科举之路更加辛酸,比起徐渭也不遑多让。

    邹应龙以亲身经历,诉说科举艰难,能走完这条道路,万中无一,多少人在贫病交加之中,抱憾离世。

    三大学堂并不影响科举正途,只是给了资质稍差的学子一条谋生之路,有什么不对?至于居心不良,邹应龙直言,自古以来,谁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