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吗? (第5/10页)
的。张汝霖出身好,天资又高,却没有父亲那等下苦功于学问的决心,于是先推搪了。 却见林延潮哈哈大笑道:“这你放心,阳和兄写信交托我督促你学问,我未经他的同意,也不敢贸然让你拉入事功门墙之下。” 说这林延潮站起身,拉起窗边竹帘,从窗外望去一园子景色。 林延潮指着竹林问道:“我问你这竹林好看吗?” 林木茂密,又正好遮住那晒人的秋日,这时秋风吹过,园里的竹林撒撒作响, 张汝霖按膝不由欣然道:“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世伯这竹林真是好。” 林延潮点点头道:“不错,既是好景致,你看了就好了,那你又何必在意他是不是竹林?” 张汝霖闻言当下悟到了林延潮话里的意思。 林延潮继续道:“当年代表理学的朱子(朱熹)与代表心学的陆子(陆九渊)在鹅湖边辩论,朱子主张人人可通过勤读圣贤文章,格物穷理以至圣贤。而陆子反对,他说注释圣贤文章,反而令人茫然,最求精微,反而令人迂腐,读书是为了明心见性,然后至圣贤。二人辩论五六日,互相不能说服彼此。” “而当时在二人身边,还有一人,此人才学不在朱陆二人之下,同时也是二人好友,这鹅湖之会也是由他一手促成。此人就是东莱先生(吕祖谦),东莱先生对二人辩论不作偏帮,更不作口舌之争,只是提笔记录,博采而后精思,看看能否有一二学以致用,而吾学取自东莱先生一门。” “看吾看来,理学,心学,还是事功学,更往上说儒家,释家,道家,法家,甚至华夏之学,狄夷之学,都不过是名相而已,只要觉得有用,取来用就是,正如这林子好看就行,与他是不是竹林何干?执著于名相,无疑于固步自封,学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