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七百零五章 盐政:边商,内商,水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五章 盐政:边商,内商,水商 (第5/6页)

换取商人的力役和实物,作为调剂军储及物资供给的手段。

    开中制的运作可以打个比方:

    假如边商常百业这个混蛋给甘肃送了一堆粮食,宋晟给他开了仓钞,常百业拿着这些仓钞去要盐引。

    盐引在哪里?

    在两淮!

    于是常百业就需要坐小毛驴去到两淮的盐运司,找衙署人员核对好来仓钞,算清楚了,一共是一万大引,条-子开好了,去批验所支取吧。

    常百业这还没到批验所的大门,沈一元跑过来拦住了常百业,打了个招呼就开始糊弄:“你把你手里的盐引卖给我算了。”

    常百业不干。

    沈一元继续劝:“你花几个月才从甘肃跑过来,如果再拉着盐回去,来回路上折腾需要多久了,还不如直接卖掉,也省了一大笔钱不是?再说了,淮盐也到不了你山西去啊,运其他地方你也没渠道,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可都是利息,你不心疼吗?说吧,一引要多少,我买了。”

    常百业心算:跑来跑去,路费,辛苦费,伙计费,粮食费,时间费,还有堪合手续费、盐引的纸张费,杂七杂八加起来,一盐引成本大致是五百文。

    于是常百业说:“你想要没问题,六百五十文一引。”

    沈一元当即答应,买了。此时沈一元的身份就是内商。

    但沈一元也是生意人,买下了边商手中的盐引,他自己也不可能把所有盐都吃肚子里,也就做个中间商,赚一笔而已。

    沈一元拿着买来的盐引跑到批验所,下场配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