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四十七) (第10/11页)
个极富有天经地义上存在的理论学说来。“天尊地卑,主尊臣卑,男尊女卑”,被烙上永世不得变更的魔咒。“天不变,道以不变”。宇宙万物,社会人生无不打上了阴阳的烙印。 以阴阳论《周易》之根本,正是庄子或庄子后学者受到战国阴阳学说的影响所致。因《周易》一书里本无阴阳之说,也不是讲阴阳变化的道理。《周易》时代还没有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这个世界。阴阳学说是《周易》的后学。《周易》一书即不涉及自然变化与生成之道的本体学说,也不讲世界本源的生成理论。《周易》不属于自然哲学范畴,而《周易》是为君子讲述的修身齐家治国道理,只是人们无法解读,才造成众说纷纭的说法来。 我们再看近年考古上发现的战国时期资料上所反映对《周易》的说法。 ①郭店楚简中(郭店楚墓下葬的时间考证为公元前三百年左右,为战国中晚期),有一篇名为《六德》的作品中,提到了《周易》。 “故夫夫、妇妇、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六者各行其职,而谗谄无由作也。观诸《诗》、《书》则亦在矣,观诸《礼》、《乐》则亦在矣,观诸《易》、《春秋》则亦在矣。” 这里把《周易》又说成是道德伦理秩序关系了。 ②在郭店楚简中,还有一篇《语丛》也提到了《周易》。 “《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诗》所以会古今之志也者;《春秋》,所以会古今之事也;《礼》,交之行述也,《乐》,或生或教者也。” 这段论述,同样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并列,分别指出其主要功能。这里把《周易》说成是"汇聚天道、人道思想",大概是西汉表述"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 到《庄子.天下》篇里所说的"《易》以道阴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