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六十五) (第9/13页)
经),因那是一条贯穿于"疏"经上的总路线。所以引用《小象》、《文言》文论证一番。如此说法,谁能否看懂"疏"出的意思呢?谁能读懂这种晦暗不明,繁杂无序的话语。 王弼注释《周易》虽没有完全抛开象与数,但王弼始终遵循《易传》(《彖》、《象》《文言》)里早期解释《周易》义理的大道上,并不对认为不符合《周易》思想的《系辞传》及带“卦”的《易传》文。帝制时期注《易》的学术上,唯王弼义理释《周易》的杰出易学人物。但孔颖达编《周易正义》,虽标榜王弼注易本,而实质背离王弼的易学宗旨。 总之,在对今本《周易》经文疏解上是以经(《易传》)疏经(《周易》)为宗旨。而且对"注"的疏解也是以经(引用经书《易传》)为宗旨。虽以经疏经,但所疏内容,是重"汉象数"易学,而轻王弼易学,并且是遵循了《易传·系辞》里的宗旨,既亦筮亦理的去"疏"今本《周易》的。 那么,在对《易传》经文疏解上,是何为宗旨呢? 从《周易正义》注疏编排内容来看,首先编排上比较复杂混乱,本是一部言语简练,思想内容并不复杂的《周易》一书,而被注释的注释,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懂了。其次是要说明的是,自西汉武帝后的帝制时期里"易学",均是《易经》(《周易》与《易传》,严格的说是三种内容,①伏羲的卦符号②文王的卦爻辞③孔子的《易传》)的学术。即《周易正义》虽名称为《周易》,而实质是包括了《易传》,正确称法应为《易经正义》。再者总览《周易正义》里对《彖》与《象》文的解释,基本遵循《易传》里《彖》、《象》义理和结合王弼注易的义理思想来对《彖》与《象》进行的再解释。对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