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大发现》(五十七) (第4/6页)
。 《周易》反到西汉被如此的重视,又是什么缘故呢? 在两汉"易学"大发展之前,把一部看作算卦之用的今本《周易》,为何被西汉尊奉为经之一,而又成为五经之首呢? 从今本《周易》的形式来看,无疑是算卦之用,可从内容上看,又是讲忧患意识上的政治大道理。今本《周易》正如《系辞传》里所言那样,“《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的多种功能,才被后儒家所看重。 西汉时期把今本《周易》能当作儒家经典之书,并上升为“经”书,得亏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秦始皇“焚书”,把《周易》当作卜筮之书而不被禁焚,才得以保存。及汉初学术上的相对自由,传学《周易》者不绝,由此得益于广泛地传播。 其二是西汉前《周易》学术的编汇,因《易传》的成就,及对尊孔之缘故,把《易传》标榜成是孔子的创作,曾强对《周易》的影响度。故是借孔子的名声成就了今本《周易》,并传播与后世。 其三、《周易》与《易传》合二为一,变成"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一部经书。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是东汉班固提出的关于《易经》的产生时代和作者的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意思是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这句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这样一部书能不成为儒家的经之首吗? 今本《周易》能够升格为"经",并为五经之首。首先是得亏与《易传》的影响力,其次是"八卦"象数及六十四卦符号衍生的天地之说;最后才是所谓的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