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七) (第7/14页)
人治,作者从经验中所得,曾发出过“履虎尾”,即伴君如伴虎的警示。而这里的“随有获,贞凶”依然是警示。作者是在提醒君子们别占有官位不放,该急流勇退时,就退下来,免得生出灾祸。作者一样是找不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解决官僚制里的官道上的风险办法,只有从精神道德层面上找出路,以此规避政治风险与灾祸。由此作者构建出的“有孚”理念,成为政治上的根本行为准则。即让“爱”成为“君子”与“小人”之间连结的纽带。让统治者爱被统治者,只是《周易》作者的一种政治向往而已。《周易》作者构建的“有孚”理念,无疑关注的是社会人生,即突破了西周初“以德配天”的神巫思想。《周易》无疑是哲学的突破,毕竟一种新的思想产生了。本篇里出现的“有孚在道”,是作者把“有孚”上升到“道”的理念。这里的“道”无疑是规律与原则。因《周易》的影响,发展出了后儒学(孔孟)强大的伦理道德秩序政治学,并垄断了后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思想界。而最早提出“道”这一学说,是《周易》作者。 第四自然段还是进一步论述“有孚”这一理念。 “孚于嘉,吉”。 “嘉”:美好的,赞美。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是通向美好与吉祥的根本”。 本篇最后的句子是“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拘系”:继续遵守。“维”:刚,国家法度。“西山”:山名。“亨于西山”是引典,这是引用历史事件来说明坚守“爱”,就像周人开国享有西山封地而拥有祭祀的资格。“亨于西山”是指商王承认周族封国之地“岐山”,这是周族的发祥地,这里引用比喻来说明事理。 本段的意思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