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七) (第6/14页)

论述"君子"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

    《周易》政治哲学所体现的诗性智慧特点,不仅体现在以比喻为代表的表现手法上,而且《周易》的文体形式上还表现在诗歌结构形式的特点,既《周易》即是诗性的,又是诗体的。

    我们完全看到《周易》一书的如“诗”形式和诗歌语言。若把《周易》六十四篇文章特征的是非“判词”去掉。《周易》每篇就如同《诗》里诗歌的结构形式和诗歌语言。

    《周易》文章代表了从“诗”到“文”的过度体。这正体现了先民擅长模仿,比喻的实证。而《周易》里最优秀诗篇,莫过于《渐》了。我们若去掉《渐》文里的“判词”,那么《渐》无疑就是一首优美的诗。

    《渐》:

    鸿渐于干

    小子厉

    有言无咎

    鸿渐于磐

    饮食衎衎

    鸿渐于陆

    夫征不复

    妇孕不育

    利御寇

    鸿渐于木

    或得其桷

    鸿渐于陵

    妇三岁不孕

    终莫之胜

    鸿渐于阿

    其羽可用为仪

    我们再把这首优美的诗,译成诗体式的今文,看看作者歌颂了什么?

    “鸿雁慢慢地栖落在河岸上

    远征的年青啊

    处境虽然艰难

    但有话捎来

    一切平安

    鸿雁慢慢地栖落在磐石上

    饮食不缺

    生活无虞

    请不要担忧挂念

    鸿雁慢慢地栖落在陆地上

    丈夫远征不能回家

    妻子怀孕无法抚育

    虽说生活艰难

    但这是有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