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二) (第6/12页)

说法,这里只用《乾》卦里八卦阴阳(乾为天、为阳)取象去注释出现的龙字。同理用阴阳取象去注释《周易》里文辞一样是错误的,原创《周易》一书内容既不是按八卦取象填写的文辞,其内容也又涉及阴阳之说。

    接下还引用另外三家的注释。

    其一是引用马融(79年-166年,东汉后期经学家。郑玄是其门徒)的注释。马融对所谓这一爻辞的四字,只对“替龙”两字的注释。

    看马融说的“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能明白对这一爻辞的注释意思吗?这里出现的“阳气、建子之月”说法就是用西汉产生的本是占验(占筮上的应验之象)筮术上的东西,如卦气、阴阳五行、纳甲、月建等,到东汉后期却用于对今本《周易》的注释上,即“象数易学”的产生。既然用“象数”去注释“替龙”二字,可引出的道理是“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这又是说明什么呢?是去解释认为的真龙就是这种情况吗?从引中的道理上不如崔觐的那番君子之道理。但总之对“潜龙”这句话的注释,与在原创《周易·乾》里内容含义是个风马牛不相及。这种以“象数”去注释《周易》里的文辞,只能偏离《周易》内容的本义,让人不能不对《周易》越来越看不懂,而更加的以为神秘。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其二是引用南朝齐人沈驎士的注释,即“称龙者,假象也。天地之气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藏。龙之为物,能飞能潜,故借龙比君子之德也。初九既尚潜伏,故言"勿用"”。沈驎士对这一所谓的爻辞进行的注释,按“潜龙勿用”在原创《周易·乾》文里的本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