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二) (第8/11页)
(译文) “二、大地元始亨通,像雌马那样,繁衍顺承。(大地)正是君子的用武之地。君子先是有所迷失,后来得其主位。一方得到的利益,而用到另一方,怎能不平安吉利呢? 脚下踏着寒霜,预示着坚冰即将来临。延伸,方正,广阔,是大地的特征。君子不断的熟悉了解大地,无往而不利。大地蕴含着美德,孕育着万物。或在大地上从事耕作生产,无论田地成方,终而有始的年年有所收获。大地囊括万物,包罗万象,既无害处,也不求赞誉。广阔的黄土地,如同天的衣裙(无涯无际)。龙驰骋在旷野上,风雨滋润着万物。有了大地,才利于万物永久的繁衍与发展。” 由此使我们看到《坤》文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韵律朗朗上口。尤其是文中所用“霜、方、章、囊、裳、黄”之字非常押韵。 《周易》虽有诗之体,诗之语,诗之韵,但《周易》毕竟不是诗歌的汇集,而是文,即是论说文。可《周易》在阐明事理时,并不是以准确的概念和判断、严密的逻辑推理来呈现,而是运用比喻说理的方式。 《周易》里的第二篇文章为《坤》。《乾》篇是讲述“君子”之治,突出的是人的主观性一面。而《坤》是讲人与大地的关系,又突出的是大地自然的一面。《周易》一书的特征是运用比喻说明事理,而缺乏西方古希腊古典哲学的那种逻辑推理。比喻说理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特色,这是古代东方人的思维方式。 《坤》篇题目里出现的“利牝马之贞”,这是一句比喻,而不能译成“为母马贞卜”。牝马即雌马,雌马既能繁殖生养,又有柔顺的一面,以此比喻大地能生养万物的道理。君子立足大地,就有了用武之地。从“西南得朋”(“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