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九) (第11/14页)

引用的事例是说明谁的政治得民心,谁就能得天下。这里表明西邻那种得民心的政治,即使比不上东邻殷纣王朝的盛大祭祀去讨好鬼神,可一样的获得成功。得天下不在于祭祀的隆重,而在于政治上百姓是否能得到好处。

    “濡其首,厉。”

    “濡”:浸湿。“首”:头顶。

    本句意思是“过河浸湿到头顶,就有了危险。”

    这是比喻政治上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就如同过河水淹过了头顶,岂不是遇到了灭顶之灾。这也寓意开始时是好的局面,而到后来就出现了乱世局面。

    本篇是讲成功后,依然要小心戒备,防止国家走向衰败。以渡河成功来比喻政治上的事情获得成功,但成功后更应防备变故出现,即避免“初吉终乱”局面的发生。本篇是层层展开来论述“初吉终乱”的政治道理,并引用了历史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旨在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会停留在静止的层面上,而是在变化中,所以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成功后潜在着变故的因素,安定的背后隐伏着危机。本篇里的忧患意识特强,目的是告诫统治者要居安思危,谨防“初吉终乱”的局面发生。

    本篇的文章内容全部用的是形象比喻,以隐喻着成功之后防备变乱的政治道理。

    《既济》文如诗的句子:

    初吉终乱

    曳其轮

    濡其尾

    妇丧其茀

    勿逐七日得

    高宗伐鬼方

    三年克之

    小人勿用

    繻有衣袽

    终日戒

    东邻杀牛

    不如西邻之禴祭

    实受其福

    六十四、《周易》第六十四篇《未济》文,是论述事业未成,仍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