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 (第4/10页)
汉象数易”,你就明白了虞翻所注释的来历说法了。但“汉象数易”是《周易》一书产生后所衍生出六十四卦符号卜筮工具和八卦取象筮法及数字爻题格式诸内容上所产生东西,反用于对《周易》文辞的注释,可想所做的注释岂能正确吗? 如虞翻对所谓《蒙》卦爻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注释:“虞翻曰:童蒙谓五,艮为童蒙。我谓二也。震为动起,嫌求之五,故曰"匪我求童蒙"。五阴求阳,故"童蒙求我,志应也"。艮为求,二体师象,坎为经”。这说法能跟所注释的“文字”联系上吗?如何从“童蒙谓五,艮为童蒙。我谓二也。震为动起,嫌求之五”,而联系上“故曰"匪我求童蒙"”吗?这是解释吗?这种以“象数”解释法,让人看了岂不觉得很可笑吗? 再如东晋干宝对“蒙:亨”(所谓卦辞)二字的注释:“干宝曰:蒙者,离宫阴也。世在四。八月之时,降阳布德,荠麦并生,而息来在寅,故“蒙”。于世为八月,于消息为正月卦也。正月之时,阳气上达,故屯为物之始生,蒙为物之稚也。施之于人,则童蒙也。敬得其运,虽蒙必亨,故曰"蒙亨"。此盖以寄成王之遭周公也。” 要想明白干宝的说法,就要懂得西汉后期京房创的八卦纳甲筮法(成为后封建至今天算卦上的“正宗”),干宝注释里的说法就是按纳甲来说的(蒙者,离宫阴也。世在四),当然还有按消息卦阴阳升降的说法,再穿凿附会到“蒙亨”两字上。汉京房的八卦纳甲是通过已演变成一套卜筮工具的卦符号,又通过八卦分八宫,每宫按进六十四卦里的八个卦,每卦符号分六爻(纳甲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