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_第122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3章 (第3/3页)

诸郡国能有现在的成绩,也有渤海的一份功劳。如今中原度田进度迟滞不前,也许就是缺少像渤海这样的选择。”

    张昭无语。

    天子这是把反对度田的人当成不服教化的罪犯,把渤海当成流放地了吧?

    他很想问,却又不知道用什么理由。

    “听说孔融去了渤海?”刘协转换了话题。

    张昭点点头。孔融与孙策见过面,肯定瞒不过天子。

    “他的确在渤海。臣起程之前,曾邀他同行。只是他无意奉诏,只想在渤海与三五好友读书喝酒,还请陛下见谅。”

    “是这样啊。”刘协有些惋惜。“我来本还想委托他重修《孝桓帝纪》呢,既然如此,只好再找其他人了。匹夫不可夺志。他不愿意来,总不能勉强他来。你说对吧?”

    张昭哭笑不得,一面点头附和,一面问道:“陛下决定重修《孝桓帝纪》了?”

    “嗯,我觉得孔融这个建议很好。虽然他不愿意参加,将来重修完,还是应该为他记一功。仔细想起来,党事的根源还真就是在孝桓一朝,现有的《孝桓帝纪》太简略了,不足以参考。”

    张昭暗自叫苦。

    看这样子,不管孔融是否参与重修《孝桓帝纪》,他这麻烦是跑不掉了。要想安度晚年,必须有点功劳,以堵悠悠众口。

    或许应该让他去漠北,寻找商朝遗民,以及失落的连山、归藏。

    张昭略一思索,便代替孔融做出了决定。

    虽然代孔融决定么大的事有失冒昧,但他相信孔融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并欣然接受这次艰苦的旅行。

    “陛下,臣以为,当下有一件事,比重修《孝桓帝纪》更为迫切,且非孔融不可。”

    “哦?你说的是什么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