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_第122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3章 (第2/3页)

。”

    孙策突然心中一动。“公瑾,你最近往兰台跑得很勤啊。”

    周瑜有些慌。“有……那么勤吗?我是公事,奉诏而行。”

    孙策嘿嘿笑了两声,意味深长地打量了周瑜一眼。

    ——

    张昭休息了一天后,上书请求见驾。

    刘协第一时间接见了他。

    见礼完毕,刘协赐座,见张昭脸色不佳,眼圈还有些黑,连忙关心地问了几句。

    张昭昨夜没睡好。

    一方面,是被周瑜说的商朝遗民吸引住了。如果能取回连山、归藏,补全三易,对儒门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他一路走来,看到了不少县的发展情况,越看越觉得心虚。

    他是儒生不假,却也不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在江东主政几年,他深知礼义之外,钱粮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能安贫乐道的君子毕竟是少数,如果渤海的经济民生与周边郡国越拉越大,他的德政很可能无疾而终。

    这可比王莽的失败更挫伤人心。

    毕竟王莽的失败有天灾人祸的成份,而他是在天子的保护之下施政,没有外界压力,就连百姓都是经过挑选的。这要是失败了,还有什么理由可讲?

    两个问题困扰着他,让他辗转难眠。

    听天子问起,张昭知道失态了,连忙请罪,表示是车马劳顿,水土不服所致。没什么关系,休息两天就好了。

    “我还以为你是忧心政务。”刘协开了个玩笑。“其实渤海的表现虽然不算上佳,却自有可喜之处。我还在想着,要不要在中原也选几个郡国,依渤海之例施行呢。”

    张昭抬头看着刘协,将信将疑。

    “反对度田的人去了渤海之后,度田的阻力小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