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7章 (第2/3页)
也许是最后一个要求让很多人知难而退,第一次报名结束,有计划参与考试的人不到两百。 这时候,杨彪才由司徒府下达命令。 不足的名额,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 —— 看到这个结果,刘协佩服杨彪老辣的同时,又大惑不解。 南阳人才济济,仅是郡学里的生员就有好几百,而且热情颇高,怎么报名的人这么少? 杨彪解释说,主要是通算学的太少。 很多人读书只问经义,不及其余,连生活都不能自理。 教化除了让百姓识字,能够自己阅读朝廷的政令之外,还有让他们进工坊做工的目的,需要算学之类的实学。这是之前的读书人不用考虑的事,愿意花心思去研究算学的自然不多。 除非是有志研究《易》或音律的,这些学科必须要用到算学。 所以那些算学大家不是研究易学和天文历法的,就是音律高手。即使是在读书人中,这些人也是出类拔萃的精英。 真有这水平,他们根本不愁出路,也没兴趣参加考试,去做乡村教师。 所以说,教化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 这是真正的百年大计,急不来。 最后,杨彪说,郡学的改造已经完成,陛下可以趁着新年的机会巡视郡学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对刘表盖棺论定。 简单的说,就是定谥。 严格来说,刘表作为官员是不称职的,最多是守成之辈,没有尽到在乱世时匡扶朝廷的责任。但是作为儒者,他还是做出了不少贡献,在乱世之中,为不少人提供了谋生治学的条件,保留了一丝文脉。 即将担任乡村教师的那些读书人,大多曾受其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