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二百四十七章 朝鲜义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朝鲜义助 (第6/9页)

焕疏请朝廷派出文臣监理皮岛粮饷,意图通过行政手段节制毛文龙。

    其次是奏请朝廷改变朝鲜贡道。

    原朝鲜贡道经登州到北京,改为不经登州而经宁远到北京,从而切断毛文龙同朝鲜的政治联系,并切断其来自朝鲜的财路。

    最后一招便是釜底抽薪,请罢登莱巡抚和辽东巡抚,名义上是在辽东“事权统一”,但却将东江镇直接纳入到自己的管辖之下。

    辽东巡抚王之臣,因为弃守锦州等城,已经被罢免。登莱巡抚孙国桢,毛文龙的同乡,还管着东江镇的粮饷,非去不可。

    在东江镇设文官监军,遭到毛文龙的强烈反对,只能暂时作罢。但后面的两条奏疏,却被朝廷接纳,很快予以批准。

    此时的袁督师,不仅得到了崇祯的信任,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他的背后站着文官集团。朝堂上的大佬,韩爌、钱龙锡、王永光、王洽、傅人龙等等,全都力挺这位东林党中最能打的“名将”。

    怎么争,怎么斗?

    反正,面对如此庞大的势力,郭大靖是没有办法的。

    况且,他也不想去争、去斗,只管闷头发展,积蓄实力。到什么时候都是实力为尊,发展才是硬道理。

    但毛文龙却还没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绞索正在收紧,还在上疏申辩,为东江镇争取着粮饷。

    “……本镇揣辽事委可担当,定额无容再议。

    “粮饷必须照依关宁,丝毫颗粒决不可缩,饷额恢复事不容缓....”

    不管怎么申辩,崇祯只能是越来越厌恶。因为,他对东江镇,或者说是对毛文龙的印象已经定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