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七十五章 辽东战略的错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辽东战略的错误 (第7/7页)

败无能所致。

    有那么一句话,可以很贴切地用来形容:“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是清白的。”

    重关宁轻东江,也可以解释成“重山海轻沿海”。毕竟那算是国门,而辽东沿海对于京畿的威胁几乎是没有。

    明朝的财政收入就那么多,整个北方边镇的开支就够呛了,又怎么能拿出更多的资源,来大力支持僻处海外的东江镇?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把关宁锦防线变成“关宁”防线,或者直接变成“关”防线就能省下大把的钱财和资源。

    说白了,就是实行战略收缩,只守山海关和宁远,甚至只守山海关也成。

    锦州,那就是个坑,别老往里砸银子砸人砸物资啦!

    建虏放着广宁和锦州不要,就是等明军傻了吧唧地凑过来再一顿猛削!明军的堡垒推进,就是给建虏送人头送物资。

    可惜,不是没人提出过这样的战略,但结局都不太好。

    熊廷弼,就是其中之一,主张直接撤到山海关。后因为失陷广宁而传首九边;王在晋,议修八里城,也是以山海关为主,遭孙承宗弹劾,到南京养老去了。

    关键是尽弃关外,需要大魄力,更需要皇帝的支持。否则,不战而弃土千里,畏敌如虎的罪名,还不被朝中的言官喷成筛子?

    所以,毛文龙也不奢望朝廷能大幅度地提高东江镇的粮饷,只要不拖欠,也算是相当满足了。

    “大帅。”一个哨探登上城头,施礼禀报道:“抓住几个剃头人,言说建虏已从龙骨山城撤兵,很快就将到达城下。”

    毛文龙点了点头,目中露出精光,沉声道:“传令各部,准备迎战。”

    ……………….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