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二百七十四章 严阵以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严阵以待 (第6/7页)

木板加工之后运到前线,炮兵们又会挨个去试,不合适的进行一下小修整。

    不光是迫击炮进行了加强气密性的改进,红夷大炮的炮弹也包裹上了渗透油脂的麻布,提高了射程和准确度。

    为了在行进时也能保持火枪处于待发状态,火枪兵也另外配了油脂绸布,包裹子弹,使其能塞进枪膛不掉出来。

    从这些考虑到的细微之处,就能看出东江军的训练达到了什么程度。没有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发现不了这些小问题。

    但再小的问题到了战场上,都可能对敌我的战斗造成影响。

    一块马蹄铁影响了一场战争的胜败,以及国家的存亡,郭大靖可是知道这个故事。

    对于金重国的解说,郭大靖笑着点头,并没说出这就是出于自己的建议。他还上前拿起块木板,塞进炮口试了试。

    木板中间的圆孔既方便拿取,又是利用发射药的喷射点燃延时引线的关键。

    “射速能达到十数息一发。”郭大靖用力点头,不掩赞赏,说道:“真的是很快了,与火枪相差不多。”

    古代一息相当于两三秒,十数息也就是半分钟上下。前膛火炮能达到这个速度,已经是非常惊人了。

    当然,高射速与迫击炮的轻便,炮身短粗有关系。

    装入发射药包、薄木板、炮弹,用尖锥在火门处扎破发射药包,插上引线,点燃,发射。

    尽管程序上与红夷大炮和火枪基本相同,但因为炮管很短,又是数人协同,cao作起来方便又快速。

    别看炮弹制造起来比较麻烦,铁料、火药、人工的成本也较高,但郭大靖并不是太在意。

    如果能用银子砸死建虏,郭大靖肯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