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额助农贷款,倭商到来 (第7/9页)
政务人才,增加他们的经验,提高他们的能力,也是为将来作准备。 听完了赵师傅的讲述,郭大靖很爽快地答应过问,并帮助解决。 对于郭大靖来说,解决这件事情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很困难。 这也是大明社会的一个缩影,百姓的声音要传到朝堂,要得到重视,得到解决,何其难也! 幸好,出身于各村镇的军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反映问题的主力,以及监督的耳目。 当然,这样的模式无法被朝廷学习,朝廷只能依靠各层官员才能获知地方的情况。 赵师傅走后,郭大靖拿出本本,提笔在上面修改和增删着自己的工作计划。 燧发枪的改造还在紧张忙碌地进行,随着人力集中,以及工匠们熟练程度的增加,速度已经提高很多,让郭大靖感到满意。 而尽管制造出了工具钢,可以制造钻头、镗刀等工具,郭大靖也没把制造线膛枪放在首位。 在空间内,拉出带膛线的枪管,对郭大靖来说并不是难事。但线膛枪和所用的子弹要配套,才能发挥威力。 现在使用的铅弹,基本上都是火枪兵自己用模具和铅来自己制造。 而要另外生产线膛枪所用的米尼弹的话,就得再建个工坊,不仅需要很多的人手,在时间上,也难以保证在今年秋季制造出足量的子弹。 所以,郭大靖决定先以最易行的方式提高火枪射速,也就是采取定装纸壳弹。 把定量火药和弹丸装进纸制的弹筒内,使用时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些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