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额助农贷款,倭商到来 (第6/9页)
你们放两天假,回去和家里人聚聚,也歇一歇。”郭大靖很人性化地对赵师傅说道:“没日没夜地干了这么多日子,着实辛苦了。” “大人更辛苦。”赵师傅躬身致谢,犹豫了一下,说道:“有件事情,小人还想厚着脸皮请大人给解决。” “是有关田地的事情吧?”郭大靖淡淡笑着,说道:“郭某听说了一些,你再详细讲来。” 对于工匠们的实际困难,郭大靖愿意在不太过分的情况下予以帮助,以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在郭大靖的心目中,工匠们都属于技术人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潜力很大,日后还要多多倚仗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 而且,郭大靖愿意倾听包括工匠在内的广大军民的意见和建议。 金州的建设采取了很多新模式,实施了很多新政策。这有别于以前军户制的粗放管理,肯定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调整,才是最好的办法。 就目前的金州来说,能够管理政务的官员太少了,很多都是矬子拔大个,勉强胜任,甚至是赶鸭子上架。 没办法,能够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的人太少,缺乏实际从政经验的人也太少,也只能边干边学。 正因为如此,在政策的执行中出现偏差也不可避免。 况且,人都是有私心的,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也是有的。 陈继盛在听到了很多反映后,也开始解决这些问题,并对郭大靖率先倡导实施的教育补习的办法大加赞许,着力推广。 这才是大半个金州,以后收复的失地更多,政务工作更繁杂。 在金州这个实验地培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