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耕,篷勃的生机 (第1/7页)
被犁铧翻转过来的黑色土层,在中午太阳的温暖下,发散着丝丝蒸气,在老何头儿看来,是带着挑逗的味道。 军队已经犁完地,带着耕牛和战马去了别的地方。老何头儿抬头瞭望,视野中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 五十亩土地,都是他家的。他这个从北直隶刚刚移民过来的百姓,曾经在忐忑中憧憬,现在全部成真,简直和做梦一样。 而且,种了这么多田地,赋税只有三成,相当于十五亩是给官府种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没有辽饷,也不太担心年景不好。官府按收成收赋税,折算成银子和辽钞也成。可不象内地,颗粒无收也少不了一文钱的地租和赋税。 看着,望着,老何头儿竟忘了该回家吃饭,满心里盘算着怎么种好地,一年就能吃喝不愁,把新家彻底安定下来。 顺着田间小路,走来了一个中年人,浓眉方脸,眼角一道小疤,笑起来也不显得凶恶。 “何老哥,该家去吃饭了。”中年人大声招呼着,打断了老何头儿的胡思成想。 老何头儿把杵着的锄头扛在肩上,笑着回应道:“是陈兄弟啊,这就走,一起回村啊!” 陈元宗驻足等了一会儿,等老何头过来,才一起边聊边向村子走去。 “陈兄弟呀,你是这辽东的老人儿,该种啥,怎么种,还得多指点。”老何头儿客气地说道:“要不,可瞎了这么好的田地。” 陈元宗是去年逃出建虏统治区的剃头辽人,被安置到了复州。虽然误了春耕农时,但秋收却是参加了,对各种作物的收成都有所了解。 “老秦哥客气了,俺可算不上老人儿。”陈元宗谦逊地说道:“但要说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