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三百九十章 放心放权毛文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章 放心放权毛文龙 (第1/7页)

    如果没有建虏作乱,明廷不是内外交困的窘境,在官军的剿抚之下,明末的农民起义可能是另外的走向。

    但只要没有饭吃,没有地耕,灾害持续,赋税不降的话,农民起义就难以被彻底遏制。

    李自成、张献忠可能被剿灭,但新的起义还会再起,依然会有抚而再反的兵民,会有再揭竿而起的饥民。

    说到底,明朝已是积弊沉重,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不过是矛盾积累之后的总爆发。

    即便是没有持续不断的大灾害,没有建虏叛明,明朝也已经日渐腐朽,进入了暮年。

    如果不能大刀阔斧的兴利除弊,再怎么裱糊,也不过是给大明续命,早晚还会沉疴难医。

    土地兼并的严重,特权阶层的贪婪,吏治的腐败,贫富差距的悬殊……大明国力在这千疮百孔中,衰弱之势难挽。

    其实,从万历朝时,王朝末日已经显现出端倪。如果再往前推,土木堡之变或许是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如果说到最终的根源,封建王朝的兴衰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是由其中央集权的制度所决定的。

    明君能兴国,昏君、暴君却能亡天下。国家的兴衰取决了一家一姓一人,取决于皇帝的能力,又岂能保证万世太平昌盛?

    所以,郭大靖已经看得明白,分析得清楚。

    他只管做好眼前的事情,使得华夏不沦于腥膻。至于取天下而代之,机会有的是。

    没机会怎么办?在郭大靖看来,那是不可能的。崇祯就是一个没机会也会给你创造机会的“好人”,会不断地花样作死,挡也挡不住。

    对此自信满满的郭大靖,终于结束了半个多月的休假,又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