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四百四十六章 崇祯再加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 崇祯再加赋 (第4/7页)

,没有雷霆手段,没有过人的担当,哪里又能成功?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说白了,就是找个借口,把加赋的危害转嫁,忽悠老百姓,并给蔓延的民乱火上浇油。

    “毕卿,你管户部,对于加赋,有何看法?”崇祯已经默许了梁廷栋的建议,又装模作样地向毕自严询问。

    毕自严躬身道:“今日之策,无逾加赋,请亩加九厘之外,再增三厘,可增赋百六十五万有奇。”

    崇祯点了点头,意思已经很明显,但眼光还是扫向了首辅和次辅。

    周延儒躬身奏道:“微臣奏请厘弊五事:曰屯田,曰盐法,曰钱法,曰茶马,曰积粟。”

    温体仁又躬身上奏,补充道:“微臣请重惩将吏贪污者以纾军民之愤,塞西北叛乱之源。”

    “众卿集思广益,以解朝廷之忧,朕心甚慰。”崇祯露出笑容,觉得问题终于解决,君臣齐心,果然是能排除万难。

    ………………

    把西北民乱归结于贪官污吏,虽然也有点道理,但却是以偏盖全,自欺欺人。

    澹化加赋对百姓的影响,饮鸠止渴般地只为度过眼前的困难,等于***,使得民乱爆发得更多、更勐,蔓延得更广。

    说到底,崇祯和朝堂大臣根本也没把揭竿而起的百姓看在眼里。

    当然,此时的农民起义军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处于幼稚的萌芽状态,还不具备翻天覆地的力量。

    可无论是个人,还是军队,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农民起义军能够越战越强,得益于充足的时间。

    崇祯十七年,距现在还有十三年。用十几年锻炼出一支能推翻朝廷的大军,是幻想嘛,是做梦嘛?

    郭大靖此时并没有能力来左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