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三百九十二章 多尔衮的手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多尔衮的手段 (第1/7页)

    荣军农场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与军队的关系十分密切。军队的采购,就足以吃下他们头几年规模不大、数量也不算多的农副产品。

    军票印出来了,花出去才叫钱,流通起来才称为货币。死水一潭,经济怎么搞上去?

    毛文龙、陈继盛等人显然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对于军票的印制发行,还是多少存在疑虑,唯恐重蹈历史上的宝钞覆辙。

    之前是为了解决军饷,计算着偿还能力来发行;现在,在郭大靖看来,完全可以加大投放的规模。

    今时不同往日,地盘大了,人口多了,社会经济总值增加了,军票当然可以更大量的发行。

    至于保证金,肥沃的土地算不算,外购的牛羊马匹、鸡鸭家禽算不算,仓库里的粮食算不算?

    尽管郭大靖有这样的分析判断,并不担心军票的增量发行会导致大幅贬值、通货膨胀,但他也没有再指手划脚。

    或许会在与毛文龙和陈继盛的交谈中,涉及此事,可也只是点到即止,免得被人误会啥都插一脚。

    毕竟,如果军票缺乏,造成市场流通不便,民间的反应也会被上面知道,再补救也来得及。

    翻完了最后一垄田地,郭大靖和沈大龙便休息片刻,继续聊着农场的发展。

    这同样也是郭大靖的一个试验田,不仅是伤残军人,退役军人日后也能成立类似的组织。

    后世有生产建设兵团,郭大靖准备也搞起来,大力开发东北辽阔的黑土地,使东北反哺中原的历史提早发生。

    在郭大靖的设想中,能为他席卷天下提供物资基础的,只有江南和东北。而最把握、最容易的,则是将成为他的坚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