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1章 (第2/3页)
“而节奏这个维度的开发,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李少杰打开面前的一大堆高端编曲设备。 打算切身实地的给人展示一波。 第540章 这就是大佬的脑洞吗?! 实际上,关于流行音乐的这种尴尬现状,这些尖子生们多少都知道一些。 只是平时很少去思考这些问题罢了。 人是唯一会思考意义的人,也会思考意义存在的价值,意义由来的原因。 但这也只是少数一批。 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深究一些这方面的话题。 在场的音乐生们懂归懂。 平时也有注意到。 但摆在明面讨论这种趋势,倒是第一次。 “老师,你说的流行音乐的趋势是去旋律化,那是不是证明优秀的旋律越来越少?未来专注于旋律的创作是无用功?” 有同学开始发问了。 听到这话,李少杰反而摇了摇头。 “不,旋律依然极其重要,我说的只是流行音乐创作的取舍问题。” “音乐是信息的承载体,观众对音乐的感官体验,其实就是对音乐内信息的解读过程。” “我们常说审美高低,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审美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的接受与分辨度不同。” “我们这些搞音乐的,听到音乐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再次回味的时候又会注意哪些方面呢?” 李少杰没有完全回答,而是问向了这位提问的同学。 这位同学思考了一下,回复道。 “第一时间听的是旋律,节奏,音色,强弱,再次回味的话,可能注意到的是层次,和声,甚至是整个织体,大致的去分辨调性调式曲式。” “没错,这是基于你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