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85节 (第3/6页)
晒干了,有些蓄水比较少的田里已经出现了细微的裂缝。 陈云州在庆川城外转了一圈便大致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他俊眉冷蹙,派人去各县调查了一番,发现南边干旱比较严重,北边要好很多。 庆川府最南的两个县便是庐阳和河水县。 庐阳今年很多百姓种植了比较耐旱的红薯、玉米,而且建了一些小型的蓄水池,情况还好。 河水县就比较糟糕了。 因为蓄水池建得比较晚,大多没装多少水。 而清扬湖的水面因为干旱,下降了三尺多,文玉龙组织百姓将闸口又往下挖了一些,仍旧没多少水流出来。 陈云州得知此事后,先写信让文玉龙组织人手赶制了几个巨型水车,直径有五六丈那么长。 随后陈云州又让乔昆他们赶制了一批直径一尺长的球轴承,交犹柯九带去,安装在水车上,再将水车放置在通河与清扬湖的交界处,将水位降低的洪河水强制引入清扬湖。 然后又在清扬湖的各个闸口安置了一架巨型水车。 水位太低没法放水的时候就用水车将湖中的水抬高,再注入到沟渠中。 沟渠沿岸都派了人盯着,每一处放几个时辰,轮流来,以保证大部分村落都能得到水,以缓解旱情。 这些措施虽不能一劳永逸,但也缓解了河水县的旱情,不至于让百姓颗粒无收。 大涝之后必有大旱,今年受灾最严重的还是桥州,五月降水量就很小,六月初下了一场雨后便再也没有下过雨。 庆川这边的水稻都开始抽穗了,桥州的水稻却还没到人的膝盖处,而且叶子发黄,只有中间有一点点绿色。 而且随着干旱的加剧,大片大片的土地裂开一条条大大的口子,满目疮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