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二章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第4/8页)
,多弄些良家子,则多续几年而已。 朱祁钰听闻后,对此极为赞同,他本身就不禁大明臣工骂他亡国之君,自然为何亡国,如何亡国,也在讨论的范围之内。 正如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没有哪个朝代可以千秋万代。 如何避免大明一朝,不是中华历史上的罪人,就成为了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 胡濙看了一圈,大明朝臣们若有所思,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政治氛围,并且将这个问题当成可能发生的事儿去讨论。 他笑着说道:“如何保持文明不会灭绝,臣以为只有两点,第一个就是族群,第二个则是革故鼎新。” “族群是所有一切的载体,没有庞大的族群,无论如何璀璨的文化,到最后都会成为划过天空的流星供人追忆。” “革故鼎新是不断的回望过去,承认不完美,承认缺陷,弥补过错,改良缺陷,不断自我清汰,以期许文明永续。” 胡濙总结了罗马灭亡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不生孩子,族裔快速衰弱,最终没有了文明的载体,被蛮族李代桃僵鸠占鹊巢; 而另外一个就是不承认过错与缺陷,最终错失纠错良机,愈错愈怕,最终被冗疾缠身,泯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胡尚书所言有理。”朱祁钰对胡濙的说辞颇为认同,大明可以亡国,但是中华不可以亡。 如何做到? 简而言之,就是多生孩子去多占地,再多生孩子去多占地,如此循环往复。 除了生孩子之外,则是革故鼎新。 朱祁钰对着众人说道:“朕发觉,只要涉及到变化二字,就一定会触碰到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