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六百五十三章 财政之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三章 财政之道 (第8/9页)

是头疼欲裂,从摊丁入亩开始,楚行着手实施的是一整套治政之策,涉及的方面太多了,这下就要谈到新朝的工商之策。

    但在这里,楚行并不想跟官员们仔细谈工商之策,一来这些官员的核心职责,其实是稳定基于田地和农人的传统社会,二来工商方面,大乾其实缺乏相对应的人才,而沈雀这帮子为大乾服务了许久的家伙,又一个个闹事。

    在这他只谈如何利用商业力量收地方税,主要是田税。

    具体的征税过程是这样,由乡镇区公署的农正汇总田亩属单,交县户房汇总核算,得出总额后,户部审核。户部或是批准,或是按照中央部署进行增减,再发回县户房,由县主官和县民会协商总额的增减和执行,最后发下征缴清单到乡镇区民会。

    乡镇区民会通知和调剂其下纳税民人,民人向大乾票行,或者经批准后设立的其他票行在乡镇区所设的分理处自投,得了缴税执照后,再向乡镇区公署的农正法正登验税讫,作为日后核查或者纷争的纳税凭据。

    细节流程大致是这样,如果有什么问题,到具体实施后还可以调整。听了如此布置,陈启新第一个跳了起来,激动地高呼:“德政!善政!仁政!”

    其他官员也纷纷向楚行行礼,共表庆贺,这一套政策推行下去,大明的什么仁政盛世,根本就是牛屎对鲜花。

    楚行早有所料,含笑领受,这当然是莫大的仁政,因为收税一事免去了过往千百年来的两桩弊端。

    第一是乡绅胥吏亲自收税,杂派勒索都在这个环节上,没了这个环节,民人自然要松一口大气,楚行早前提到的,要以摊丁入亩来让民人对自己的负担有清晰了解,就着落在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