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六十二章 我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我来了 (第5/7页)

不像自己认识的那个孙连仲。沉默,不苟言笑,似乎对于认准的事情又特别的轴。”

    当年中原大战之后,冯玉祥的部下纷纷自谋出路,孙连仲也就跟上了蒋介石。

    蒋介石、阎锡山、张学良都有过招揽其之心。要不是桂系偏安一隅,又是地处西南,网罗不来人才,他李宗仁何尝没有爱才之心?

    宁都起义,26路军一万七千将士全部起义,让孙连仲率领的第26路军,就成了一个空架子,蒋介石震怒,按理说,这个时候,孙连仲要是聪明,就应该找其他的下家,再在蒋介石这里混,似乎有些木讷。

    可孙连仲想都没想,从早到晚,就在当时的国防部门房里呆着,那儿也不去。

    其决心之坚定,其意志之可敬。让不少人都大为诧异。

    有好事者还专门研究了,为什么西北军悍将孙连仲,对其他的几个军界诸侯连正眼都没有看一下,反而一门心思的就要跟着蒋介石干。

    结论不难得出。

    就是蒋介石脑门子上,贴着两个大字‘政府’。没错,蒋介石是政府之代表,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正统,孙连仲就是冒着被枪毙的危险,也要呆在南京,为政府效力,而不耻低三下四的跟南京军界的那些高官的门房们往来。

    “不对啊!孙坊鲁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啊!”李宗仁觉得事情蹊跷,反而冒出了莫大的好奇心。

    不行,自己得去看看。

    李宗仁原来也不大看得起孙连仲,一是孙连仲从来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二来,他们的交往也不多。但一个高级将军,却对连自己的身份都不顾,结交原来同僚的仆从,这也太有失身份了,李宗仁甚至认为‘气节’二字,已经在孙连仲身上丢失的干干净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