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立场9 (第6/7页)
移?你答。”陈文强又换了一个学生。 “可以向蛛网膜转移。” “还有呢?”陈文强见那学生卡住,转而看向另一个。 “侧脑室。” “别挤牙膏似的。还有呢?”陈文强严厉起来,实习生有些害怕。但有人小小声补充:“第三脑室,蛛网膜下隙。” “中枢神经系统外转移。”李敏赶紧补充,再等下去,十一点也查不完的。 跟下去就是问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了。 “穿刺的脑室指的什么?” “两个侧脑室。” “穿刺部位,进针点、深度?” 这是问李敏了。 “根据侧脑室的划分,一般选择四个穿刺部位。前角穿刺的穿刺点在冠状缝前和中线旁各2.5cm,穿刺方向与矢状面平行,深度不超过5cm;其次后角穿刺……再次侧方穿刺……最后是经眶穿刺……” 李敏详细地做了回答,这都是临床治疗要用到的内容。 然后便是考问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很多,八个学生拼拼凑凑的基本答全了,内容是不少于穿刺点的。但禁忌症只有硬脑膜下积脓或脑脓肿。因为脑室穿刺可使感染向脑内扩散,且有脓肿破入脑室的危险 陈文强也没有苛刻或说是刁难这些实习生。由着他们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偷偷翻看李敏之前给他们讲课的讲义。心里叹息这批学生照上一批的还是差了一点儿。即便是那个想做神经外科的苗粤生,心里想的是很好,但是明显用功不到。 今天的查房,陈文强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髓母细胞瘤上,从组织学发源问到影像学的表现,再就是治疗。脑室穿刺引流、开颅手术的体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