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1章 (第3/3页)
流程与县试一般无二,大家都是过来人,对于州郡兵们在之后的粗鲁搜检也早有心理准备。 为了做官嘛,不寒碜。 崔赡经历了一番略显屈辱的搜查,终于走进考院,他在自己的考座上等了大半个时辰,直至第二声钟响,才有两名服饰与寻常州郡兵不同的壮汉抱了一个箱子,进到经典科考试所在的院落。 这两名壮汉是高澄十名亲卫之二,箱子里也正是这一次经典科的考卷,一人抱箱,一人掌管钥匙,彼此相互监督。 在外派前,高澄特意召集众人,告知他们,若有举报协助舞弊,一经查实,被举报者全家发配辽东、辽西苦寒之地,而举报人也将收获重赏,包括但不限于升职与物质奖励。 同时,高澄为了防止互相包庇,还规定先告无罪。 其中得失,众人自有计较,也正因为如此,分派往关东八十州的八百名亲卫谁也不敢受人财物。 对监督科考公正,更是不敢大意,生怕自己成了同伴升职获赏的垫脚石。 不过高澄也并非不讲情理之人,对于监考的八百亲卫,他许诺回洛后每人赐绢一匹,以作奖赏。 经典科是由厍狄干的长史监考,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亲卫手中接过钥匙,将箱子打开,取出其中的试题由考场中的州郡兵分发。 考官继续在宣读考场纪律,崔赡拿到试卷后,稍作思量,便动笔答题。 经典科虽然考的是儒家经典,但难度远远不能与明朝八股同日而语,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儒学发展到明朝,历代多有名儒注释,考生们对其理解也更深。 为了优中则优,也为了避免题目重复,出题之人不得不费尽心思出些奇招怪招,比如著名的截搭题,就是割裂经书文句,截断牵搭作为试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