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39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 (第1/3页)

    这不只因为崔赡出身清河崔氏,更是由于他的才学早就为世人所共知。

    如今广州政通人和,而广州刺史高敖曹本身是个什么属性,河北民众又怎会不知,出了名的不读书,当年在冀州打家劫舍,祸害乡里的老惯犯,哪能指着他亲力亲为治理地方。

    故而所有的赞誉几乎都集中到了不满二十的崔赡身上。

    事实也确实如此,崔赡十五岁入高敖曹幕府,辅佐他处理政务,也算得上是呕心沥血了。

    “那人就是崔赡?”

    定州刺史厍狄干站在高楼上眺望,他指着远处正与一众生员相互见礼的崔赡,向亲信问道。

    得到肯定答复后,厍狄干感慨道:

    “生得好模样,才学出众,却不恃才傲物,能平易近人,不愧李神俊‘后生第一’的赞誉。”

    第二百四十二章 州试

    厍狄干肚里的墨水比高敖曹、高季式两兄弟还少,他甚至连字都不认得。

    在官府张榜公告的政令上署名时,姓名里的‘干’字,总要由下向上成竖画,被时人讥讽为‘穿锥’。

    而穿锥一词也从此被代指不学无术。

    没有学问是事实,可让一个生长在塞外部落的鲜卑人舞文弄墨识汉字,多少也跟强人所难沾点边。

    真要细究起来,这不学无术的指责着实是冤枉了厍狄干。

    厍狄干为官清廉,持家节俭,在权贵贪腐享受的大时代背景下,身为高欢妹夫、高澄姨父的厍狄干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同时厍狄干极具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长于军事,短于治理,他从不瞎折腾。

    高敖曹全盘放权,自己从不过问政事,这是性情使然,谁也不能指望生性粗豪的他,在走马狩猎之余,还能有心思放在政务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