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31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第1/3页)

    化繁为简,清晰职权,才能针对官吏们在变法过程中的作为予以奖惩,从而保障政令由中央落实到地方。

    既然有所决定,高澄当场表态,支持崔暹,从而终止了这场争议。

    张亮也不气馁,崔暹所言确有道理,都是为了公事而已。

    况且作为曾侍奉尔朱兆的过来人,只是主公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便要郁结于心,那他早就抑郁了。

    高澄虽然自诩自己在高氏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明眼人都知道,高欢建义第一功臣,非尔朱兆莫属。

    毕竟六镇降人是尔朱兆给的,高欢东出也是尔朱兆许的,甚至就连斛斯椿、贺拔胜等人,都是被尔朱兆逼反。

    既然确定了以改革官制为先,高澄于是放任众幕僚畅所欲言,谈一谈如今官制存在的缺点。

    众人一致将矛头放在了中央权力机构的双轨并行。

    承袭自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并未被废除,新兴的三省六部制却已然成形。

    这也导致朝堂中央出现两套领导班子。

    在漫长的官制改革中,实权逐步向三省转移,三公九卿制到如今,已然虚置,但它开府置幕的权力得到保留,各有处置公务的府寺设立。

    亲信们对双轨并行的不满得到高澄的认同,他认为是时候由自己出面,终结奉行近八百年的三公九卿制度。

    当年急着为高欢加相国,并不仅是为自己腾开权位,也是在为废除三公九卿制而作准备。

    董卓置相国,位在三公之上。

    无论如何,不能使高欢的名位因官制改革,而受到影响。

    而作为中书监、尚书令的高澄,三省坐拥其二,确立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央唯一的权力机构,也是自己的利益诉求。

    废除三公九卿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