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57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2章 (第2/3页)

笑话,毕竟这种把戏,他自己以前也没少憋笑。

    而进献祥瑞也是各地刺史表现对自己的忠诚,以及对高氏代魏的支持,更不可能以此责罚。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冀州刺史元孝友进献的祥瑞与众不同,却是信都城中数十万百姓或签名、或画押,请求齐王莫要因对天子之忠,而辜负万民之望。

    元孝友的祥瑞送进齐王府的当天,元善见即下诏,封建州刺史高浚之妻为公主,而高浚之妻,正是元孝友之女。

    这么一出,也让各地官员摸清了高澄的想法:原来齐王殿下喜欢这调调。

    于是一场波及整个北方的请愿上书由此展开,州城、郡城百姓,会写字的就签个名,不会写字的就按个指印,尽数作为民意,送抵洛阳。

    住在深宫的元善见感受到汹汹民意,于同年四月,在尚书令高隆之的劝说下,写下禅让诏书,由高隆之带上诏书与符节玺绶往齐王府,宣诏册立齐王为帝,愿以江山社稷相让。

    太史令也以天象为由,加以佐证魏德以衰,群臣纷纷劝进,均表示齐王有大功大德,理当顺应天意民愿与百官之请,登基为帝。

    只是这一切都被大魏最后一个忠臣齐王殿下给严词拒绝。

    高澄厉声训斥高隆之,宣称他与先王两代人掌权,一心只为匡扶社稷,救万民于水火,渤海高氏以忠孝传家,他不能置祖训于不顾。

    当然,小高王自己也不知道自祖父高树以上,祖宗们都留有什么遗训。

    然而高澄的谆谆教诲却不能使高隆之这个目无君上的jianian贼悔悟,五月上旬,他再度领着群臣向元善见上表,请求天子禅位于齐王。

    元善见于是第二次下诏,表示天命无常,自古帝王不一姓,社稷当归有德之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